黑龍江省蘿北縣:三項舉措“給力”基層組織建設晉位升級--黨建

发表时间: 2024-01-13 05:07:36 作者: 产品中心

  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整改落實階段,黑龍江省蘿北縣在基層組織分類定級的基礎上,按照“鞏固先進、推動一般、整頓后進”的工作要求,堅持抓兩頭帶中間,以“三抓”舉措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晉位升級,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水平。

  抓示范,發揮先進黨組織帶動作用。對於在分類定級中評定為A類的黨支部,圍繞基層黨組織“五個好”、共產黨員“五帶頭”的目標要求,強化對基層黨建示范點的培樹力度,以點帶面推動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整體上水平,充分發揮先進示范在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一是嚴格標准,精心選點。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黨建工作特點,把示范點建設劃分為農村黨建、社區黨建、機關事業黨建、國有企業黨建、非公企業黨建等六大類。組成專項調研組,採取聽取匯報、調研走訪等方式,對全縣51個A類黨組織進行評估,結合全縣基層組織建設實際,充分考慮示范點創建條件、區域優勢、推廣價值、經濟發展、社會影響等因素,按照組織機構健全、場所布局合理、資料完備規范、制度健全實用、班子民主務實、活動特色鮮明、黨員作用明顯、創建成效顯著等八項創建標准,嚴格把關,精心遴選,確定2012年縣級各類基層黨建示范點35個,初步形成了“選點科學、門類齊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縣、各具特色”的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網絡。二是重點培育,樹立樣板。採取面上統一指導、線上重點指導和點上深入指導等方式,切實加強培育打造,使各類示范點成為基層黨建綜合先鋒示范的新標兵。邀請縣委領導,選派黨建工作骨干在各級示范點舉辦黨務干部培訓,並組織現場觀摩活動,著力提高各級黨務干部抓好示范點建設的工作水平。並派出30余名專兼職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入創建單位現場指導,確保示范點創建工作高標准、高質量推進。突出抓好基層黨建軟硬件規范化建設,投入51.8萬元對全縣基層黨建示范點活動場所進行升級改造,修繕黨支部辦公室、會議室和黨員活動室,增添電教設備、辦公桌椅、文件書櫃等硬件設備,完善黨建工作各項規章制度,推進黨建工作規范化、精細化運作,做到“一點一定位、一點一方案、一點一特色、一點一品牌”,先后打造了團結鎮工農兵村黨支部、縣友誼社區黨總支、縣第二中學黨支部、縣雲山石墨採礦公司黨支部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可示范”的基層黨建工作品牌。三是發揮作用,積極引帶。利用工作簡報、黨建網、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等宣傳教育平台,定期組織基層干部在網上學習示范點的先進做法﹔在縣電視台開辟“三創先鋒”專題,廣泛宣傳、推廣示范點的典型經驗,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廣泛開展觀摩學習活動,切實將示范點建成基層干部的培訓基地,分批次組織全縣各村黨支部書記到東明朝鮮族鄉紅光小鎮,團結鎮東風村水稻催芽基地、工農兵村村辦企業和勤儉村千萬元農機合作社進行參觀學習,堅持在實地向示范點“取經”,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產生長久示范效應。

  抓整頓,力促后進黨組織轉化提高。把C、D類后進基層黨組織轉化作為整改提高、晉位升級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切實找准問題,狠抓整改,力促升級。一是科學把脈找“病因”。在前期分類定級的基礎上,針對后進黨組織存在的主要問題,將后進黨組織分為“組織軟弱渙散型,黨務村務管理混亂型,矛盾糾紛凸顯型”和思路不清、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滯后四種類型,通過縣委組織部分組調查、黨委座談交流等方式,分類征求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意見和需求,向基層問因、問策,共收集意見建議60余條。採取總分結合的方式,針對基層意見和建議,縣級層面形成了總的整改工作指導方案,各基層黨組織按照 “一個支部一套方案”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整頓轉化方案,明確整頓提高的目標、責任人和措施方法。對機關事業單位后進支部,著力在黨員作用發揮、相關制度的完善、思想作風建設等方面制定提檔晉級方案﹔對后進村級黨支部,著力在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項目、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對企業黨支部,重點在開展活動、落實生活保障、提高經濟體效益上制定后進支部提升方案。二是動態管理建“病歷”。在制定整改轉化方案的基礎上,建立后進黨組織整轉檔案,具體包括后進黨組織基本情況、存在問題、整改提高方案的落實情況等,並將每月整改進度、效果以及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採取的新措施等情況入檔。檔案一式兩份,基層黨委、縣委組織部分別存檔。實行督查督辦,縣委組織部定期抽查,並將抽查結果與基層黨組織年度考核成績相挂鉤,對未按進度實行整改工作的,發放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同時,強化過程管理,建立整改工作動態跟蹤機制,實行后進黨組織檔案動態銷號管理,每月一更新,每季度一通報,切實做到整改一個、見效一個,轉化一個、晉級一個,確保整轉工作成效。目前,已對25個后進黨組織全部建立整改檔案,發出整改通知書7份,有效確保了全縣后進黨組織整轉提升工作有序推進。三是分層幫建除“病根”。開展縣級領導“定點”幫建活動,要求每名縣級領導干部結合分管、包干挂點等工作聯系結對1個后進黨組織,每年到聯系點指導工作不少於4次,及時幫助查找后進原因、制定轉化措施、協調解決各方面問題。開展縣直部門“定需”幫建活動,根據后進黨組織存在的主要問題,統籌整合全縣各部門優勢資源,與后進黨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結對幫建。對黨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黨組織,選派熟悉黨務工作的黨員干部擔任黨建指導員﹔屬於班子問題的,選派黨群部門結對幫扶﹔屬於發展滯后問題的,選派經濟部門結對幫扶﹔屬於社會治安問題的,選派政法部門結對幫扶﹔屬於基礎建設較差問題的,選派住建部門結對幫扶﹔屬於財務管理薄弱的,選派審計、財政部門結對幫扶。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幫建活動,使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實現晉位升級,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為進一步明確責任,縣委組織開展了黨委主要成員“定責”幫建活動,在相關黨委成立以黨委書記為整頓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副書記為主要責任人、組織委員為直接責任人、其他黨委委員為成員的幫建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分管工作,突出幫扶重點,明確幫扶責任,在直接指導本級黨委后進黨組織幫建工作的同時,協助幫建領導和幫建單位開展工作,並定期向縣委組織部反饋整頓工作進展情況,適時部署下步工作,確保后進黨組織按期轉化。

  抓提升,推動中間黨組織提檔晉位。切實找准B類“中間”基層黨組織的優勢和薄弱環節,按照“先進”黨組織標准,在提檔升級上下功夫、出實著,使“一般”黨組織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實現晉位升級。一是“補短板”,夯實基礎。針對“一般”黨組織不同程度存在支部班子“散”、工作落實“難”、作用發揮“軟”等突出問題,在抓好整改落實,做好“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對工作不能勝任的農村和縣直黨組織書記及時進行了調整﹔結合軍警地共建,選拔39名大學生民警兼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舉辦了全縣農村黨支部書記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切實選優訓強黨組織帶頭人﹔把發展黨員工作列入鄉鎮、村級黨組織年初黨建目標責任承諾書和年底述職內容,實施了“1+1”農村黨員培養發展計劃,加大對“重點村”發展黨員整治力度,實施重點管理、全程跟進,促使其切實做到主動發展、及時吸納優秀青年入黨,為農村基層班子建設儲備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后備力量,切實培育壯大黨員隊伍﹔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採取縣委書記“進站點、講黨課”、農業專家網上授課、黨校授課專題學、圖書資料引導學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全縣農村入黨積極分子及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培訓,努力助推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提升。二是“結對子”,對標創標。按照“區位相近、產業相近、民情相近”的原則,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與一般黨組織“一帶一”結對帶創,通過共同查擺問題、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共同研究解決黨建難題、共同開展組織活動等“四共”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基層黨組織自身優勢,幫帶相對后進的基層黨組織增強功能和活力,提升工作水平。全縣共結先進黨組織和一般黨組織帶創對子48個,開展共創活動213次,解決突出問題53件﹔通過結對帶創,已有56個基層黨支部上升為“好”檔次。三是“建機制”,激勵保障。為切實解決基層黨組織實際困難,進一步優化基層組織建設環境,縣委進一步完善了黨建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將全縣黨建經費14萬元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制定下發了《蘿北縣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實施辦法》等5個配套文件,年下撥村級組織運轉經費463萬元,全面兌現了在職和離職村干部待遇,村干部工資最高達到9,597元﹔大力推進社區“三有一化”建設,為社區干部每人每月增加200元工資,平均達到800元左右﹔社區辦公經費由過去每年1萬元,上調為現在的1.5萬元﹔新建和調劑了3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站,其中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的鳳翔鎮友誼社區綜合服務站已達到省級示范社區標准﹔全面啟動農村和諧社區建設,建成了19個農村和諧社區,其中建筑面積600平方米的團結鎮工農兵村社區綜合服務站已達到省級樣板社區標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機制得到不斷完善。( 張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