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各部队依法开展装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几段经历
发表时间: 2023-12-22 13:35:49 作者: 产品中心
1月下旬,武警新疆总队巴音郭楞支队开展爱装管装教育,抓好车辆装备管理。刘 鑫摄
2月15日,海军陆战队某旅侦察营严格落实装备保养相关法规,组织武器保养工作。陈思宇摄
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时刻保持武器装备“健康”,是提升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有关法律法规明确,部(分)队必须严格执行装备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装备丢失、损坏、锈蚀、失效和霉烂变质,保证装备始终处在良好状态。各部队应当经常进行爱装管装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管装用装。同时,依规做好装备维护保养,做到按照规程操作、依据标准维护,坚决纠治随意而为、偷工减料、忽视细节、心存侥幸等问题,将装备维护保养工作覆盖到每一件装备,精细到每一个零部件,确保武器装备随时能在实战中发挥最大效能。
滇中腹地,寒风凛凛。1月底的一个深夜,第75集团军某旅榴炮一营夜间轻武器实弹射击考核正火热进行。
“卧姿装子弹!”接到命令,受考官兵迅速对“敌”展开射击。然而此时,一名战士报告“夜视仪坏了,看不见靶标”。
营长邹华立即检查这名战士的夜视仪,发现外表无损坏、卡槽安装到位。进一步检查,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夜视仪电源电量已耗尽。
换上新电池后,夜视仪回到正常状态。虽然问题解决了,可这名战士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射击,被判定为不及格。
复盘检讨中,邹营长得知了事情原委。原来,当天上午训练结束后,这名战士只是对和夜视仪进行擦拭保养后便上交,没有按照装备使用相关规定取出电池,且未将电源旋钮归位。连队干部想到晚上训练还会用到此装备,后期检查时只是表面过了一遍。到了晚上,这名战士领取装备后检查外表无问题便立即参加考核,殊不知电源电量已经耗尽。
营党委感到,平时开展训练,一些常用装备使用比较频繁,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几率相比来说较高,更应该依法依规维护保养到位。但实践中,个别官兵认为常用装备使用相对简单,抱着“都会了”“没问题”的心态,在装备维护和管理过程中有时会忽视细节、掉以轻心。
该营深刻汲取教训,从思想源头入手,集中全营开展爱装管装教育。同时,利用车炮场日等时机对装备进行随机检查,抽查官兵装备保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助力官兵将依法管装用装思维落实到练兵备战实践中。
第75集团军某旅副旅长张律力: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装备除按时进行检查外,在使用前和使用后,一定要进行检查。在装备维护检查过程中,个别单位和官兵还存在不细致、打折扣的问题。各级要组织官兵学习《军队装备条例》等法规制度及装备维护保养具体要求,引导官兵熟悉装备性能、规范操作流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问题的纠治解决,督导形成管装用装良好局面。
第75集团军某旅榴炮一营教导员刘光镇:装备管理无小事,小小一块电池出问题,训练中可能只是导致不及格,战场上却会酿成大问题。究其原因,是个别官兵依法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在落实装备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松懈、把握不严。我们必须依法依规做好装备维护保养,细致入微不打折扣,切不可有半点疏忽大意。基层带兵人应当严格把关,查找隐患苗头,抓好制度落实,将问题止于未萌。
喀喇昆仑,茫茫雪域高原腹地,气温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1月中旬,南疆军区某火力团一次全员全装紧急拉动演练正如火如荼进行。
一声令下,战车轰鸣,车辆依次启动跟进。然而,编组中的一辆战车迟迟未见挪动。经检查,是由于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冻结造成电量不足,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最终,他们只能选择备用车辆。
事后,团机关调查发现,冬季低温环境会直接影响装备的技术性能。前期保养中,个别驾驶员只是用配发的保温毡盖住车辆发动机等重要部位。在每次启动前,少数官兵还习惯向进气管或空气滤清器喷入低温启动液,以便车辆快速启动。殊不知,经常使用低温启动液对发动机损伤较大,甚至可能引发爆燃爆震。
该团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复盘检讨。大家分析认为,高原自然环境恶劣,个别人员在装备保养过程中依然沿用常规惯例,未依据现实条件及时调整方式方法,甚至违规操作。比如,在低温条件下,保养机件连接部位时仍用湿布擦拭,造成连接处结冰;发动机冷却系统未及时加注防冻液,导致发动机故障等。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该团组织官兵对特殊环境下装备保养要求展开深入学习,并邀请骨干介绍高原严寒地区装备维护保养的经验及处理突发情况的办法,提高官兵依法依规开展装备保养的能力水平。近期,该团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协调搭建保温车棚,配发恒温取暖器、棉质车头罩等保温设备,确保各类装备在高原严寒条件下保持良好性能。
南疆军区某火力团团长唐马波:有关规定要求,必须按照编配用途和技术性能使用装备;必须掌握装备的技术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在低温和严寒地区,应当按照规定技术要求和时限,加强对装备的抗寒保养。相关部门要规范装备保养流程,细化各类装备在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的保养标准,及时为装备配发专门保养工具。
南疆军区某火力团装备保障股股长孙奎:装备来到高原以后,会面临“趴窝”“迟钝”等问题。我们要加强装备管理相关教育,督导官兵学习掌握特殊条件下装备维护保养的方法。官兵也应主动克服困难,依法管装用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装备保养工作。加强保养过程中的性能检测、调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整改,更新调整保养方案,为战斗力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此次战备装备维护保养,摩步二营工作效率高,为演练做好了充分准备……”1月下旬,第82集团军某旅安全检查讲评会上,摩步二营装备维护保养工作得到了上级肯定。
去年9月,摩步二营作为模拟蓝方参加实兵对抗演练。演练开始,各任务分队迅速构筑工事和掩体。在构筑车辆掩体时,一台挖掘装载机机械臂出现故障,性能明显减弱,车辆掩体构筑未能在有限时间达到预定标准,导致通信车辆位置暴露。
演练结束,修理班对挖掘装载机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挖掘装置及支腿各铰接处注油点未按要求注入润滑脂,导致机械臂故障。
演练前已对所有参演装备进行了专项维护保养,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复盘总结时,大家深切感到,平时经常动用的装备,大家能做到认真保养,但对于一些长时间封存的战备装备,由于不经常使用,开展保养时容易蜻蜓点水,导致一些潜在故障被忽视。这次演练前的挖掘装载机保养环节,几名修理人员只是着重维护了工程车辆底盘,没有对上装进行保养,才导致问题出现。
这次教训,让该营官兵对战备装备维护保养有了深刻认识。他们成立装备维护保养研讨小组,依照条令条例、使用教材等规定,对维护保养方法进行演示教学。同时,通过组织全员全装拉动演练,检验各连装备保养情况,提升装备保养质量,使不常用的战备装备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
第82集团军某旅装备管理科科长张超:相关教程中对各类武器装备保养细节都有明确规定,可由于部分装备动用较少,个别官兵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装备带“病”上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注重组织人员研究分析战备装备的技战术性能,帮带基层提高保养质效。演训场上,要紧贴实战,全面检验装备作战效能,确保所有武器装备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第82集团军某旅摩步二营火力连连长寇晓宇:战备装备技战术性能关乎战场成败,战备装备保养就是保战斗力。这个典型案例警示我们,装备不常用绝不是维护保养不到位的理由。针对查找出的装备保养中常被忽略的问题,我们肯定要坚决依法纠治,按相关法规从严从细做好装备保养工作,提升每一件装备的实战效能。
受极地居民北极熊的“大厚毛衣”启发,浙江大学教授柏浩和副教授高微微悟出了一种新策略。气凝胶涂层容易脱落,材料气凝胶含量有限,耐磨、抗拉伸等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限制了下一代保暖衣物性能提升的空间。
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搭载我国自研“海经”拖缆地震勘探系统,完成了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题: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下一步将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在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4台汽水换热器正在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每小时可供出零碳热量1651吉焦。走进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煤矿装车站,卸料溜槽繁忙运作,管道内的原煤经过抑尘站封装后运出,去往东北。
据预报,21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冷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部分地区偏低7℃以上。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经营主体应对照目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履行有关出口许可、合同登记等手续。
近日,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传输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它是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刘永胜、马儒军科研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且可持续的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这种新型太阳能热管理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卡热管理器件的柔性特征,将其集成应用于衣物,既智能又不影响穿着体验。
“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因此对算力的要求很高。对此,参加会议的专家呼吁,解决算力难题,应重塑大模型算力生态,助力国产AI芯片系统练好“内功”。相较于芯片本身的硬件性能提升,郑纬民认为,通过营造生态,提升国产AI芯片的“包容力”更加急迫。
记者20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自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54天,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记者20日从商务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活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报告研判的187项工程前沿包括93项工程研究前沿和94项工程开发前沿,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工程管理9个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张鑫团队创新性研发出拉曼光谱探针,为深海探测提供抓手。张鑫表示,该研究细化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海水深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演化机制的理解,填补了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上升过程数据的空白。
先进的AI工具、月球任务和超高速超级计算机将在未来一年塑造科学研究。天文学家依然担心,由于慢慢的变多的明亮人造卫星群正在用光污染夜空,新的地基望远镜数据可能更加难以获得。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科学报》就此邀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袁道阳做多元化的分析解读。
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人员瑞安·罗加林说,视频信号从深空传送到地面的速度比经互联网从帕洛马天文台海尔望远镜传到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速度还快。据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曾展示从近地轨道和月球利用激光传输信号,“灵神星”探测器则首次在深空展示这一技术。
AS700载人飞艇于2018年6月批复立项,同年8月启动实施,共生产3架艇,其中01架为无人型技术验证艇,于2023年完成全部科研试飞;02/03架为载人型适航验证艇,分别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9月首飞。AS700载人飞艇采用常规单囊体布局,流线型气囊外形,四片“X”型硬式梯形尾翼,单点单支柱式不可收放起落架。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将稳步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对试点设立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
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分别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发现,过去约两千年来,河西走廊地区至少发生两次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