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错误用法不仅无效可能还有毒 84消毒液你用对了吗?

发表时间: 2024-11-23 16:49:15 作者: 其它产品

  央广网宁波5月20日消息(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林嗣煜)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大多数都用在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水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微生物最终丧失机能,无法繁殖或感染。

  如今,84消毒液慢慢的变成了市民家中最常使用的消毒用品之一,但如果不正确使用84消毒液,不仅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反而可能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日前,宁波市质检院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通过实验数据,就84消毒液使用的相关热点问题作了解答。

  实验使用10毫升的84消毒液原液(有效氯含量约20000mg/L,pH值约11,下同)、10毫升的84消毒液稀释液(有效氯含量约500mg/L,pH值9~10,下同)分别与10毫升的洁厕灵(盐酸含量10%,pH值约2)混合,并先后在试管口放入淀粉碘化钾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先变蓝后褪色,可用于氯气检测;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性气体会变红,可用于酸性气体检测),进行观察。

  可以看到,原液和洁厕灵的混合液试管口,淀粉碘化钾试纸迅速变蓝后又迅速褪色,蓝色石蕊试纸迅速变红后又迅速褪色;稀释液和洁厕灵的混合液试管口,淀粉碘化钾试纸迅速变蓝几分钟后褪色,而蓝色石蕊试纸缓慢变红。并且,两种混合液均产生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84消毒液和洁厕灵反应生成了氯气和酸性气体。

  根据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氯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达到这个浓度,就会对上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因此,84消毒液不管是原液还是稀释液,都不能和洁厕灵等酸性清洁剂混用。同时,蓝色石蕊试纸由蓝色变为红色,表明pH值小于4.5,而酸雨的pH值为小于5.6,能够准确的看出两者混合产生的气体酸性较强,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实验使用10毫升的84消毒液稀释液与10毫升医用酒精(乙醇含量75%)混合,并先后在试管口放入淀粉碘化钾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进行观察。几分钟后能够正常的看到混合液有气泡产生,试管口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缓慢变蓝,蓝色石蕊试纸略有变色,说明两者有几率发生反应,但氯气和酸性气体的产生量相对较小。

  随后,实验人员将稀释液、医用酒精以及它们混合10分钟后的溶液放入气质联用仪分析,通过谱图对比能够正常的看到,混合溶液中有三氯甲烷等含氯物质生成,并且乙醇含量显而易见地下降,说明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发生了反应,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不管是从被稀释的角度还是发生反应的角度来看,混合后两者的有效成分含量都有明显降低。因此,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两者混合使用,反而会降低消毒效果。

  实验将84消毒液稀释液滴在一片有色布料上,几分钟后,接触稀释液的部分出现了褪色现象。这是由于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与常用的漂白剂成分相同,消毒有色衣物时会造成衣物褪色。

  实验将淀粉碘化钾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放入84消毒液原液和稀释液试管口并加塞,分别水浴加热至60摄氏度左右进行观察。能够正常的看到,原液试管口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在几十秒后缓慢变蓝,蓝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稀释液试管口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几分钟后出现蓝色,蓝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说明次氯酸钠加热后分解产生了氯气,有效成分反而下降。因此,84消毒液常温使用即可。

  一是84消毒液不要与洁厕灵等其他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特别是未稀释的原液与洁厕灵混用会产生大量氯气,如遇两者都要使用的情况,建议使用其中一种后,隔段时间,用清水冲洗后再使用另一种;

  三是84消毒液不要用于消毒带颜色的纺织品,衣服消毒建议紫外线(太阳光)或者使用以对氯间二甲苯酚等为主的衣服除菌液;

  五是84消毒液要按照标签说明稀释后进行使用,最好现配现用,否则有效成分容易分解,影响消毒效果。稀释的时候注意通风,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如用塑料瓶等稀释配置时,务必在瓶身做好标记,以防误用。

  此外,宁波市质检院也提醒,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稳定性较差,不用时应注意在25℃以下避光保存。同时,84消毒液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至12个月,特别是不含稳定剂的84消毒液有效期仅3个月,超过有效期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会有显而易见地下降,进而影响消毒效果。

  宁波市质检院也提醒,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稳定性较差,不用时应注意在25℃以下避光保存。同时,84消毒液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至12个月,特别是不含稳定剂的84消毒液有效期仅3个月,超过有效期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会有显而易见地下降,进而影响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