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路途改动的村庄

发表时间: 2023-12-21 11:44:46 作者: 稀释液

  暮春时节,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石丫村群峰叠翠、草长莺飞,一条条宽广的硬化路进村入户,不时可见小轿车开进村里。

  看着山间回旋扭转的水泥路,乡民许宣平慨叹地说:“曾经走泥巴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012年,石丫村仍是深度贫困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乡民出行根本靠走。一条泥泞的‘毛路’,每当下雨天就难以下脚,更甭说开车了。”当年返乡创业的许宣平在村里饲养黑山羊,交通不就是影响饲料运送和山羊出售的“老大难”。

  2014年,一条长约4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修进石丫村,乡民们出行便当不少。往后的日子里,跟着通村通组路逐步完善,乡民出行不再困难,许宣平的饲养工业也走上正轨,带头成立了百里杜鹃奔康期望栽培饲养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超10万元。

  要想富,先筑路。在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宽广平整的旅行公路穿过村庄,每当旅行旺季,一家家“农家乐”门口停满了车。交通便当让工业兴起来、游客多起来,大众吃上了“旅行饭”。

  乡民沈光海和记者说,路修好后,许多自驾游客前来玩耍,他把自家住宅改形成“农家乐”,生意不错。

  一条条公路畅通无阻,一个个村庄越来越美,一户户大众走上致富大路。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建筑、改扩建旅行公路400余公里,优质旅行公路达99%以上。现在,该区乡村公路共1401.468公里,其中县道272公里、乡道202公里、村道407公里、组组通233.644公里、进寨路286.824公里。旅行公路“动脉”和通村通组路“毛细血管”犬牙交错,带动了工业兴隆。

  和百里杜鹃大众相同,六冲河畔的黔西县五里乡中心村乡民也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而充溢幸福感。

  “公交开进布依寨呀布依寨,金山挂起银飘带呀银飘带呀银飘带,村寨子寨连北京呀,红太阳照亮布依寨呀,山花朵朵向阳开呀……”这是中心村乡民自编的一首歌谣。

  中心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9公里,距黔西县城30公里。2020年7月1日,中心村注册公交车,本来需要花十几元坐车赶集的乡民,在家门口就能乘坐公交车直达县城,单程只需3元钱。

  “公交车注册那天,刚好是建党节,乡民就自编了这首布依山歌,感恩党的好方针。”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吴杰说,开到家门口的公交车,让乡民的出行沉着了许多。“曩昔赶集还要看气候看背篓背得动不,现在缺个啥坐上公交就出门买,有些乡民早上坐上公交车去上班,晚上又坐车回来,便当得很。”现在,村里栽培玛瑙红樱桃140余亩、软子石榴1050亩、红高粱600余亩,2020年,乡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2万元。

  数据显现,“十三五”期间,毕节累计新改建乡村公路7035公里,新增1250个建制村、327个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526个建制村通客运车,2017年末完结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运“两通”方针,提早3年完结交通运送脱贫攻坚兜底性使命。建成乡村“组组通”硬化路14640公里,30户以上天然寨子100%通硬化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