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夏收现场】昔日盐碱地 今日麦浪滚滚备夏收
发表时间: 2024-03-28 08:47:08 作者: 稀释液
央广网沧州6月1日消息(见习记者王艺霖)5月31日一大早,56岁的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副所长张卫军就赶到了农科所的旱碱麦繁种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地头走到地尾,来来,一趟又一趟,边走边查看,时不时还要抓住一个麦穗仔仔细细地观察:“要注意这些麦穗的穗形,勾数,判断它们的生长情况。还有十多天,就要夏收了,这时候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张卫军所在的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成立于1975年,前身为国营中捷友谊农场实验站,是河北省农垦局最早成立的“一所三站”之一,主要是做旱碱麦品种的选育、示范和推广工作。如今,因为旱碱麦良种的推广种植,曾经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夏收在即,科研人员和农民都在准备迎接丰收的时刻。
近100亩的旱碱麦繁种田里一片金黄,麦株整齐挺拔,微风吹过,麦浪滚滚。张卫军介绍说:“这片麦地种的就是‘捷麦19’和‘捷麦20’两个品种,都是旱碱麦。目前沧州种植的旱碱麦80%以上都是‘捷麦19’。”
常年风吹日晒的地头工作,让张卫军看上去和劳作的农民一样,皮肤黝黑,在他30多年的育种工作中,旱碱麦是他倾注最大心血的品种:“一批好的品种要进入农户的麦田种植,要有至少5年的选育培育过程。”今年,他所看护的“捷麦19”三圃繁种田,要进行第一次“混收”,收获的麦粒将被筛选后种进附近1300多亩的示范田,扩繁之后的种子,就能种进农户的大田了。
现在,张卫军正和自己的团队为十几天之后的夏收做准备:“我们这个田,是不能用机械收割的,要求我们技术人员先用手单掐四千到五千个单穗,单独收,单独放,单独脱粒,然后才能开始集体收割。我们团队四五个人,估计需要一天的时间。”
这些天,张卫军对天气依旧很关注:“‘捷麦19’株高只有80公分,抗倒伏,而且抗旱耐碱。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就能顺利收割。”
在旱碱麦被推广种植之前,位于渤海之滨的沧州黄骅,因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小麦的产量非常低而且很不稳定。
为了稳产增收,这片盐碱地一直没停止“探索”。“种过外地的麦种,在人家那儿长得挺好,到了咱这儿就不行。”中捷农场集团总经理刘国新介绍:“黄骅虽然是盐碱地,但是种植出来的小麦加工后,口感好,做成面条啊,馒头啊,很劲道。受困于产量不高而且产量也不稳定,所以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
“早些年我们这儿的麦子,一亩地也就能产300来斤,麦株也比较高,大概有一米多,到现在这个季节,就怕来场风,一场风就倒一大片,收也没法收,本来产量就不高,一年下来就白辛苦了。”中捷农场三分场九队的王新全和邱寿峰正在地头忙活着,看着现在地头即将收割的麦子,干劲十足:“现在这旱碱麦个头矮,不容易倒伏,而且产量也高,一亩地能产出五六百斤。当年,可不敢想我们这盐碱地也能产这么多麦子。”目前,黄骅50多万亩的中低产田都已变成稳产高产田。
“旱碱麦‘捷麦19’不仅推广到了沧州运东,还推广到了天津南部和山东北部等广大盐碱地区,正常年景,推广种植培养面积在100万亩左右。”10多天后,黄骅的麦子将开始夏收,农场的示范田里,旱碱麦长势良好,刘国新说:“现在我们农场采用机械化收割,收割机等设备,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收割了。”
一边看护“捷麦19”繁种田,张卫军一边还在照看着更新一代的“捷麦20”。相比之下,新一代旱碱麦品种的麦株更矮,只有70公分,产量更高。“更重要的是,生育期比“捷麦19”还要短10天左右,这10天,对于抢抓农时来说,是最重要的。”
除了育种的创新,在旱碱麦的麦收方式上,景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第一年开始了新的尝试。5月31日,早于其他麦田的收割,一辆收割机慢慢的开始在一片4500多亩的麦田里作业,轰鸣过后,车后留下一排排倒下的整齐的麦子。
“土地流转后,可以大面积种植旱碱麦,和以前一家二三十亩地‘人收马拉’的方式相比,我们大家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又快又好。”景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昌一边看着收割机作业,一边查看已经被“撂倒”的麦子,搓开一个麦穗,查看麦粒的湿度和品相:“我们今年尝试拉长收割时间,在麦子的水分基本相同的时候进行收割,麦子就直接在田间进行晾晒,然后晒好后,直接入库。这样收割的麦子品相比较好,而且尽最大可能避开了传统收储时节的雨季。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河北沧州旱碱麦繁种田里一片金黄,麦株整齐挺拔,微风吹过,麦浪滚滚。夏收在即,科研人员和农民都在准备迎接丰收的时刻。
- 上一个: 2022年度我国生命科学十大展开出炉
- 下一个: 英博合护元5款功用性奶粉:敞开健康日子新纪元